时间:2025-09-01 11:48:16
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8月21日,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省级社会实践重点专项团队“艺绘筑梦”手绘乡村志愿服务团赴江苏省无锡市羊尖镇南村村尖角村,开展了为期3天的“手绘乡村·青春行动”志愿服务活动。
服务团以艺术赋能乡村建设为主线,聚焦“深挖深究‘研’”“入情入理‘画’”“全员全程‘亮’”三大板块,将实地调研、艺术创作与宣传推广紧密结合,以青春脚步丈量乡野热土,以专业笔触绘就振兴画卷,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动能。
服务团坚持调研先行,将实地考察作为制定实践方案的重要依据。在确定尖角村为实践地点后,团队通过前期文献检索初步了解到该村作为规划发展村,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近年来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、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,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后,队员们首先化身“调研员”,开展系统扎实的田野调查。调研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:
走家串户访民情——在村干部带领下,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,围绕村庄历史、文化特色、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及村民对乡村美化的期待等主题,与村民开展面对面交流,广泛收集乡情民意。
关键人物深访谈——团队重点走访村内老党员、老干部、乡贤、致富带头人及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等群体,通过深度交流梳理村庄发展历程与现实挑战,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集体记忆。
实地勘察细琢磨——队员们对村内主干道、公共空间、闲置墙体等进行了全面勘察,综合考虑墙体面积、朝向、材质及周边环境,为墙绘创作奠定基础。
通过多维度调研,团队系统掌握了尖角村的资源禀赋与文化特质,明确了以“生态优、村庄美、邻里和、果蔬丰”为核心的主题设计方向,确保了实践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。
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服务团进入墙绘创作与美育推广阶段。团队坚持“入情入理”原则,使艺术创作既美化乡村环境,也融入村民生活。
主题设计“接地气”“有灵魂”——墙绘内容充分吸纳调研所获的地方文化元素,设计稿经团队多轮修改,并征求村委会和村民意见,最终形成反映乡村特色、富有审美价值、易于村民接受的墙绘方案。
墙体创作“洒汗水”“绘丹青”——队员们克服高温、阵雨天气,分工协作完成构图、调色、绘制等环节。历时三天,原本单调的白墙焕然一新,成为展现乡村风貌、传播文明新风的“露天艺术馆”。
增强活动影响、汇聚更多社会关注,服务团着力推动实践成果的广泛传播,尤其注重呈现当地村民对墙绘的欣赏与反馈,以及团队成员通过媒体平台进行的主动宣传。同时,当地政府对服务团的工作表示十分支持与感激,后续将在当地公众号上进行相关推送,并计划于农民丰收节中进行成果展示,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。
与此同时,服务团成员积极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,实时发布活动照片、创作心得与见闻感悟,尤其突出了村民参与互动、表达喜爱的真实场景。队员们以第一视角讲述实践故事,带动更多网友关注尖角村的改变与发展,实现了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互动、从团队输出到全民参与的传播转变,显著提升了实践成果的能见度与社会影响力。
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,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“艺绘筑梦”手绘乡村志愿服务团不仅以艺术创作助力乡村面貌提升,也进一步深化了对国情乡情的认知。同学们表示,将持续学习贯彻国家关于“三农”工作及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,紧扣乡村振兴总体要求,发挥专业特长,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。(单位:南京理工大学 通讯员:王玥瑶 夏梦菲)
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丨 新闻中心亮点纷呈,媒体记者沉浸式感受科技与文化互融
全新智界R7、S7搭载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,颠覆传统汽车操控模式
南京理工大学“艺绘筑梦”团队赴尖角村 开展“手绘乡村”暑期志愿服务活动
三维服务暖山海,思政实践践初心——杭州医学院萤火助行实践队赴舟山、临安等地开展专项实践活动
Copyright © 2012-2019 某某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备案号:琼ICP备88889999号